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鼎湖山之窗第 7 卷 第3-4期-2004年
作者: 鼎湖山站 更新时间: 2022-07-25


7卷  3-4期                             2004年 12月24日

 

§ 国际合作与交流

 

澳大利亚Richard Silberstein教授到鼎湖山站开展研究工作

7月3-6日,澳大利亚科工组织(CSIRO)水土研究所Richard Silberstein教授到鼎湖山站开展研究工作。在温达志研究员、黄志宏博士(我站毕业博士)和王旭博士的陪同下,Richard 博士了解了鼎湖山站生态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讨论并总结了小集水区生态水文模型TOPOG MODEL在广东省雷州市桉树人工林集水区的应用情况,对其在地形复杂、植被类型多样的鼎湖山集水区的应用提出了建议。随后,结合973项目研究内容,就该模型的安装与调试以及地形、植被数据的检验和修正,对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集中培训。最后,Richard博士与鼎湖山站两位站长周国逸研究员和张德强副研究员等进行了深入会谈,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

Richard博士是集水区生态水文学模型模拟方面的国际知名专家,曾在我站参与的中澳国际合作项目“Eucalypts and Water--Managing Forest Plantations in China and Australia for Sustained Productivity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FST97/77)”中担任主要技术顾问。Richard 博士此行是该项目结束后相互间合作的继续和深化。

 

我园“优秀人才”团队成员魏晓华博士来访

     8月18-24日,我园“优秀人才”团队成员、我站客座研究员魏晓华博士来园进行为期一周的工作访问。19-20日,魏博士向鼎湖山站的研究生们讲授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法、试验设计和统计知识的运用等知识,并以他们最近写的几篇论文为例,以点评的方式详细介绍了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同学们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纷纷就各自在研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魏博士请教,气氛相当热烈。20-21日,魏博士与周国逸站长就论文修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并就鼎湖山站的发展和研究生培养等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23日上午,魏博士在园里作了题为“Okanagan Watershed Management:Experience & Challenges”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流域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相关进展。期间,魏博士还同张德强副站长详细探讨了方向性项目的下一步研究计划和工作安排,以及进一步合作,联合申请国际项目资助等问题。

    魏晓华博士是加拿大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Okanagan)流域研究专家,从事水文与环境科学研究,特别是在人为和自然干扰下陆地和水体环境中木质残体的动态研究方面(C存贮、转移分配与沉淀) 有所建树,曾主持多项研究课题。魏博士于2003年7月作为10位海外学者之一加入我园“优秀人才”团队,并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了鼎湖山站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方向性项目“南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KSCX2-SW-120)的研究工作,这是他继2003年9月之后第二次来园进行工作访问。

 

美国农业部林务局专家来园访问

10月6-9日,USDA Forest Service (美国农业部林务局)专家,华南植物园优秀团队成员、鼎湖山站客座研究员孙阁博士和项目经理Steve McNulty博士来我园进行工作访问。10月7日,孙阁博士一行在鼎湖山站黄忠良研究员、博士生王旭、欧阳学军、方运霆等的陪同下在鼎湖山站进行了野外考察,了解了该站生态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水文、C通量和N沉降方面的研究情况。Steve McNulty博士对鼎湖山站水文学观测设施的先进性、完备性以及设计的科学性大为赞赏,并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10月8日上午,Steve McNulty博士和孙阁博士分别在园内作了题为:“Impa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Forest Resources in the United States”和“Forest Hydrology Research: Lessons Learned and Future Directions”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国外森林水文学和全球变化的现状和进展,并展示了生态水文学模型:MIKE  SHE  MODEL在鼎湖山东沟集水区的应用的初步结果。下午,两位专家就MIKE  SHE MODEL的结构、原理和运行等方面的知识对鼎湖山站博士生王旭、刘申、官丽莉等进行了集中培训。晚上,周国逸站长与两位专家举行工作会谈,就鼎湖山站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森林水文学模型的应用和比较,以及台站之间的合作交换了看法,并达成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和人员培训的意向。

 

 新西兰C循环研究专家访问鼎湖山站

10月20-21日,新西兰Manaaki Whenua Landcare Research Center 专家Dr. Francis Kelliher, Dr. Zheng Li应鼎湖山站站长周国逸研究员的邀请,来我站进行交流访问。10月20日周国逸站长与两位专家举行了工作会谈,着重介绍了我站承担的研究项目。两位专家对我站在碳循环研究方面进行的工作大加赞赏,并就相关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之后,Dr. Francis一行赴鼎湖山站进行野外考察。副站长张德强,树木园副主任莫江明、博士生唐旭利、方运霆等陪同两位专家到样地进行实地考察,并详细介绍了有关C循环、N沉降方面的试验设置。两位专家亦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10月21日,Dr. Francis 在树木园会议室作了题为“Carbon Exchange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a Depleted Tussock Grassland” 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他们在新西兰开展的C循环方面的研究,并就我站的实际研究情况进行了热烈的探讨。访问结束之前,Dr. Francis还与周国逸站长就合作研究等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商谈。

 

“优秀人才”团队成员王应平博士、刘曙光博士来访鼎湖山站

11月20-30日,我园“优秀人才”团队成员、我站客座研究员,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大气研究所王应平博士,美国国家地质勘测局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EROS Data Center, USGS)刘曙光博士来园进行工作访问。

王应平博士和刘曙光博士均为鼎湖山站创新研究组的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南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KSCX2-SW-120)的项目组成员,此次访问主要针对课题要求,从事数据整合和模型模拟方面的工作。王应平博士根据我站现有的观测资料,从土壤呼吸的角度出发,开发适合反演鼎湖山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目前模型已经成功构建,将根据我站长期观测资料进行验证、校正等工作。刘曙光博士就EDCM模型的原理、方法,模型参数校正,结果分析等内容对我站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并成功编译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的PC版EDCM模型。

王应平博士、刘曙光博士还与我站研究人员一起就合作撰写的论文修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两位专家对我站观测工作、创新项目、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和两位站长就方向性项目的下一步研究计划和工作安排,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我站工作人员科研水平和业务素质等问题作了进一步商讨。

 

日本学者访问鼎湖山保护区

12月19日,日本农业-环境科学技术国家研究所Junko Shindo、Okamoto Katsuo两位博士和东京大学Hiroyuki Kawashima 博士到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学术访问。
    从近期举行的国际第三届氮素会议上了解到有关“氮沉降对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及其机理”项目的信息后, 日本学者此次来访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该项目研究情况和商讨双方合作研究计划。
    在莫江明研究员和方运霆博士等陪同下,他们对该项目研究样地、实验室和进展情况等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双方就在东亚地区开展氮沉降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等近期国际合作事宜进行了协商。

 

☆ 刘菊秀博士获得2004年国家留学基金“博士后研究”项目资助,将赴法国做博士后2年,于今年9月5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法语培训。

8月15日,闫俊华博士赴澳大利亚CSIRO 进行为期18个月的学习和研究,主要从事返演模拟和通量研究。

☆ 10月10日,由鼎湖山站周国逸研究员和美国地质勘测局专家,华南植物园优秀团队成员及我客座研究人员刘曙光博士共同执导的博士生唐旭利同学,结束了在EROS Data Center (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 为期3个月的学习,按期回所。在访问学习期间,学习了EDCM (Erosion-Deposition-Carbon-Model)模型的原理和操作。并在整理鼎湖山站长期历史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EDCM模型对季风常绿阔叶林碳动态进行了初步模拟,回所后将对模型作进一步的调适和校正。

☆ 11月15日,温达志研究员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环境生物研究院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访问。

 

§ 国内合作与交流

鼎湖山站成员参加973项目的岷江流域野外考察

7月中旬,鼎湖山站博士研究生王旭参加了973项目“西部典型区域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机理”(编号2002CB1115)组织的岷江流域野外考察。王旭博士与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中心、中国林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博士生一起考察了岷江流域,重点访问了中国林业生态网络(CFERN)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了解了该站点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研究历史,实地考察了集水区、径流场、自动气象站等观测设施和场所,选定了暗针叶林、高山栎、高山草甸等三个典型植被类型覆盖的小流域,作为小集水区生态水文模型TOPOG MODEL的应用对象,并就所需数据类型、格式以及需要补充、改进的观测设施进行了讨论,达成了长期交流、合作的意向。

鼎湖山站参与的是该项目03课题“森林植被调控区域农业水土资源与环境的尺度辨析与转换”,主要负责第三子课题“森林植被蒸散的尺度转换模型”,就小集水区生态系统蒸散作用规律、气孔-叶片-树冠-群落-生态系统等尺度各种蒸散模型的参数检验和模型的选择,以及景观尺度范围内的森林植被蒸散模型等内容开展研究和探索。项目开展两年以来,由周国逸研究员、闫俊华副研究员、黄志宏博士、王旭博士等组成的课题组严格按照课题任务书积极开展工作,同时加强与其它课题组以及国外专家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04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项目年度总结中得到了项目专家组的肯定。

 

周国逸研究员等参加“流域生态-水文过程耦合与尺度转换”学术研讨会

9月24日-25日,鼎湖山站站长周国逸研究员、王旭博士到成都参加了“流域生态-水文过程耦合与尺度转换”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设置了“生态-水文的尺度辨析与转换”,“流域生态-水文过程耦合与模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与优化配置”以及“森林植被恢复与生物多样性”等四个专题来自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数十家国内著名科研院所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周国逸研究员就第一专题作了题为“森林蒸发散的模拟与尺度转化”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一种森林蒸散模型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应用和比较。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纷纷就相关问题积极提问,周国逸研究员一一作了解答。会后多个科研院所相关领域的专家纷纷索要模型的详细资料,准备将该模型应用到各自的研究区域。

中国林科院依托973项目“西部典型区域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机理(2002CB111500)”,联络国内外相关院校的研究单位、政府决策部门,共同发起组建“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网络平台”。本次会议是该网络平台的第一次学术会议,以流域生态学研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流域生态-水文过程耦合与尺度转换”为切入点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目的是实现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思想与方法的交叉与融合、研究资源与成果的系统集成与整合,资料、数据、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我站参与了该项目的课题工作。

 

CERN 2004生物监测人员培训暨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长期监测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10月25-29日,鼎湖山站博士生官丽莉参加了CERN生物分中心举办的2004生物监测人员培训暨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长期监测研讨会,会议在四川泸定贡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贡嘎山定位站举行,主题包括“生物指标体系、操作规范、生物数据表修改过程介绍”、“植被图制作与森林样地背景调查”、“森林生态系统样地设置原则与野外监测方法”等方面,并对生物监测数据表的进一步规范完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27日,主办方还组织与会人员到贡嘎山站3000米观测站参观,实地考察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样地的设置与野外监测方法,同时也领略了高原雪山冰川的壮美风光。

参加生态中心学术沙龙活动

11月5日,我站全体人员参加了我园生态中心为期两天的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的内容是进行生态学进展系列讲座及园生态学科发展规划讨论。活动的原则是让大家在开放的心态中进行平等交流,促进共同提高。园副主任、生态中心主任、我站站长周国逸研究员出席了开幕式并率先作了学术报告,报告的题目是“南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C循环研究”。这一研究通过总结、分析近30年来鼎湖山地区不同类型森林土壤C储量变化规律,着重阐述了南亚热带成熟森林生态系统C积累的途径和去向。这一研究结果为“热带亚热带成熟森林生态系统C的源汇功能”这一生态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的科学问题提供新的解释,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一报告引起与会人员的极大兴趣,大家对这一研究中的研究方法、数据整合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莫江明研究员带来了来自鼎湖山站的研究报告——“南亚热带主要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短期响应”。这一研究是关于全球变化中的生态系统响应研究,其重要性获得了充分肯定,大家对该研究的方法、过程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大家普遍认为,这种形式的沙龙,增进了相互了解,促进了学术交流,增强了研究中心的凝聚力,是一种生动、有效的学术活动。

 

鼎湖山站人员参加“中国陆地碳循环与碳管理会议”

11月12-14日鼎湖山站周国逸站长,张德强副站长和博士生周存宇,王旭,官丽莉,唐旭利,硕士生刘艳一行7人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陆地碳循环与碳管理”大型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近海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部973计划“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项目联合办公室组织召开。博士生周存宇、王旭分别作了题为“鼎湖山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地表N2O通量的研究”和“鼎湖山针阔混交林不同层次潜热通量研究”的分会场报告。周国逸站长和张德强副站长还参加了14日晚举行的碳通量观测站工作会议,和项目组成员一起讨论通量观测和数据质量等技术问题。此次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博士生周存宇、唐旭利还旁听了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的全球碳计划(GCP)学术研讨会“Regional Carbon Budget: Methodology and Quantification”。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将有助于本站研究人员和学生开拓视野,获取经验,对本站的研究工作将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鼎湖山站参加CERN数据管理培训班

12月5-9日,我站数据兼网站管理员张倩媚参加了CERN综合中心在无锡举行的“数据报送规范及综合、数据共享网站管理培训班”。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观测数据的质量和CERN综合、数据共享网站的使用效率。

培训班首先对CERN目前在信息系统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总体介绍,谈了对综合信息的展望,然后针对性地对农田、森林、草地、荒漠、湿地、水体等各生态站样地进行确定与编码,研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统一规范了监测数据库报送中的共性问题,最后演示了CERN综合网站管理系统和CERN数据共享网站管理系统,对网站的使用与维护进行了培训。希望CERN网络从综合中心、分中心、到各台站都能上下齐心,共同推进数据管理与共享工作,为我国大尺度生态系统的研究做出贡献。

 

§ 研究进展

我站主持的两项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7月9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我园主持完成的广东省环保局科技研究开发项目“酸沉降下Al离子的迁移与某些元素浓度的动态变化对广东陆地生态系统危害机理研究”以及“广东省区域污染的毒理效应与环境修复途径”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成果鉴定会上,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主要成员周国逸、温达志、刘菊秀等作了详尽的研究工作汇报。专家组通过审阅资料和听取课题组汇报,经认真质询、充分讨论和评审,一致认为:两个课题选题明确,试验设计合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正确,资料完整、数据可靠,完成了计划任务书中要求的指标,符合鉴定要求。

专家组认为“酸沉降下Al离子的迁移与某些元素浓度的动态变化对广东陆地生态系统危害机理研究”课题运用模拟酸雨的方法,研究并揭示了酸沉降条件下南亚热带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马尾松林土壤中物质元素K、Na、Ca、Mg、P、Fe、Mn、Cu和Al的迁移变化规律。该课题研究成果中提出的“在酸沉降影响下,土壤类型为赤红壤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马尾松林下的土壤最终将出现因土壤养分Mg、P、Cu的缺乏和微量元素Fe及有毒元素Al活化而导致的养分失衡状况的发生”和“在干湿季非常明显的中国南方地区,在酸沉降影响下,植物雨季比旱季更容易受酸害”的结论有一定的创新性。

“广东省区域污染的毒理效应与环境修复途径”课题对广东省部分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进行了酸污染敏感性分析,并对佛山南海陶瓷工业污染区的次生林植被伤害做了评价,其结论对我省自然资源保护和污染环境的整治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该课题通过人工模拟酸雨实验和不同污染浓度梯度下的盆栽试验,根据参试植物的生长、生理生态响应、植物对污染元素的积累净化等多方面的指标,筛选出了20余种抗大气污染性强的优良植物,研究结果可为大气污染地区残破林相改造与植被恢复,以及城市林业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在大气污染地区重度退化生态系统内,建立了植被恢复的试验林以及年产抗污染苗木50万株的采种育苗基地,繁育了60多万株优良的抗污染苗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鉴定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由周国逸研究员主持的“酸沉降下Al离子的迁移与某些元素浓度的动态变化对广东陆地生态系统危害机理研究”和由温达志副研究员主持的“广东省区域污染的毒理效应与环境修复途径”课题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广东省科技厅领导到我园检查省科技计划项目进展

7月5日,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与基础处领导到我园检查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通过项目汇报和实地考察,科技厅领导对我园承担的两个项目“屋顶绿化的生态系统箱的研制”和“净化生活污水的人工生态绿地集成技术”的进展情况相当满意。科技厅领导就课题的继续研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还就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如何结合以及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原则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屋顶绿化的生态系统箱的研制”(2002年省科技计划项目,我站刘世忠、张倩媚为主要参加人员)项目自2002年6月启动以来,已调查并列出了广州大部分地区屋顶自然生长的植物清单,建成了华南植物园和中山大学2个试验基地,申请了5项发明专利,已完成论文4篇。针对屋顶的特殊生境,本研究利用生态学原理研究屋顶绿化系统的生境、植物种类、水分和营养循环等科学问题,开发屋顶绿化的物种配置、水循环系统、基质和防渗材料等技术,再利用这些技术集成生态系统箱用于屋顶绿化。几项发明专利解决了在屋顶空气流动大、水分蒸发快、夏天温度高、冬天温度低这样极端的环境下,屋顶承载负荷有限、屋顶供排水和屋顶渗漏以及屋顶管理困难和维护费用较高的问题。

 “净化生活污水的人工生态绿地集成技术”(2003年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张倩媚)项目自2003年6月启动以来,在植物园宿舍区污水出口处建立了一块人工湿地,建立了泵房、过滤沉淀池、配水槽、4个5*5M2的人工湿地池,并用2级并联进行2个对照处理实验。湿地栽种了50多种传统和新优植物,正常运行一年,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处理污水效果显著。初步结果显示,CODCr、BOD5、SS、TP、TN、NH3-N去除率均较高,出水水质达到1-3级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基本不存在重金属和毒性化合物污染。该项目组还与深圳市石岩水库人工湿地项目和深圳市坪山河湿地系统工程项目,就新植物种类筛选、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并接待了国内外各研究单位、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等多个团体的参观考察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具有除污效果好、管理简单方便、运行成本低、具有景观效果等优势,适于建在城镇生活小区、农村等拥有较大土地面积的地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方向性项目获追加经费

鼎湖山站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重要向性项目“南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KSCX2-SW-120)”,于2004年9月通过了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的专家中期评估。在此期间共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和EI共14篇,培养博士生5名,硕士生1名。该项目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评审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计划执行良好,研究工作有创新、有突破,一致评为优秀,获得院生物局追加经费15万元的奖励。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

由我站站长周国逸研究员主持的广东省重点项目“华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水的机

制及防灾减灾效益研究”于今年底结题。该项目以广东地区鼎湖山、鹤山、电白等地地带性森林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不同类型的生态公益林为辅助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揭示华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对产水量的调节、降水动能的调节、水质调节、土壤侵蚀调节以及防洪减灾效益的作用机制,阐明了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调节水功能之间的关系。

该项目用热脉冲法研究了树液流和树种的水分利用,用理论推导的模型和公式研究并模拟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蒸散,用CBM模型模拟了区域的下垫面-大气界面水交换过程。同时,该项目在国际国内率先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改变降水动能的计算方法和理论体系研究,定量的计算不同植被类型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华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防灾减灾效益的评估提了供理论依据。

该项目研究成果显著,共完成论文25篇,培养了3个博士,2个硕士,超额完成了课题所规定的任务。该项目的研究结果可为集水区、珠江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及相关的水源林营造等提供理论基础,为建立地带性森林和各种生态公益林调节水机理的模型和评价体系,服务于我省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保护管理

鼎湖山站碳通量观测设施完成年度检修

11月28-12月7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李庆康、张雷明博士、任传友博士等专家来鼎湖山站进行碳通量观测设施的例行年度检修。检修内容包括通量塔身的维护、仪器水平校正、LI7500开路系统CO2/H 2O 分析仪的标定等。在鼎湖山站工作人员孟泽、博士生王旭、王春林的大力协助下,各项检修任务顺利完成。此外,在对仪器进行全面检修的基础上,根据鼎湖山通量观测站点的实际情况,更换了CR5000SDM数据采集器和CS616土壤湿度仪并对LQS70-10SUN光合有效辐射仪的位置进行了调整。

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近海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项目编号:KZCX1-SW-01-01A3)的资助下,我国于2002年建立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网络(ChinaFLUX),利用涡度相关法开路/闭路系统等先进设备开展了包括CO2通量、水汽通量、显热通量、动量通量和常规气象因子在内的各项观测。ChinaFLUX是亚洲通量网(AsiaFLUX)和全球通量观测网(FLUXNET)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鼎湖山站则是ChinaFLUX 中4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站之一。自从2002年11月设立以来,在站长的领导下,全站人员群策群力,克服种种困难,保证了各项观测设施的正常运转。

 

鼎湖山保护区召开森林防火工作会议

12月13日,鼎湖山森林防火指挥部在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召开森林防火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由保护区管理局莫江明副局长主持,驻山(包括指挥部成员)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参加。莫副局长对目前严峻的防火形势作了分析,并对下一步的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部署。保护区执勤所谢国成所长在会上传达了肇庆市和鼎湖区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此外,与会同志对如何做好鼎湖山的森林防火工作做了热烈的讨论。
    今年,是鼎湖山周边地区历年来发生山火最多的一年。附近的北岭山、羚山、莲花山等均相继发生过山火,尤其是近期在鼎湖区羚山的山火,过火面积达890亩,引起了国务院和国家林业总局的关注。入秋以来,高火险的天气给鼎湖山的森林防火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压力。针对目前的形势,会议认为,森林防火工作是鼎湖山当前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好今年秋冬的防火工作。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管理基础创新研究组参加第三届国际氮素大会

10月12-16日,我园莫江明研究员率领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管理基础创新研究组一行六人,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氮素大会。在会上,参会人员听取了有关世界各国和地区氮素的研究报道,增进了对相关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莫江明研究员和徐国良助理研究员以口头报告,方运霆助理研究员以墙报方式,介绍了目前从事的国家基金“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项目的最新研究结果。由于该项目在氮沉降与森林生态系统关系方面是我国首次进行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同行的极大兴趣。此次大会,参会人员达到了互相学习交流、促进合作的目的。

§ 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

☆  2004年10月,园考核委员会审定通过的2003年度考核等次为优秀等次的人员中,我站人员为闫俊华、张倩媚、孟泽,鼎湖山保护区人员为:莫江明、谢国成、黄飞燕。

☆  2003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净化生活污水的人工生态绿地集成技术”申请专利一项,发明名称为:移动式水生植物生态系统箱,申请号为200410051985.7。

☆  我站研究人员刘菊秀、张倩媚以及学生旷远文、刘艳等参与了由广州市科技局资助的《科普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书的撰写工作,在一个新的领域开拓了思维,也是给大家一个新的学习机会和尝试。目前该书已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 研究生教育

☆  8月份,我站博士研究生刘申、硕士研究生王莉丽、吕明和、郑飞翔等同学到所。加入到我们的工作团队中,师兄师姐们以及在职研究人员都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为他们详细介绍本站的研究背景、科研条件、实验设施等,以期望他们能尽熟悉情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

☆  8月5-25日,我站博士生官丽莉同学先后赴哀牢山、西双版纳定位站收集植物与土壤样品。在两个站工作期间,得到了两个站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不仅顺利完成取样任务,还进行了各方面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我站与兄弟台站间的联系与合作。

 

§ 简 讯

☆  7月20-25日,我站李炯、孟泽在北京参加了自动气象站仪器安装与维护培训班。

☆  8月12-14日,温达志研究员赴北京参加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主持联合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性样带研究的预备会议。

☆  8月,周国逸站长参加了在长白山举行的CERN站长会议。

☆  815-22日褚国伟参加了在北京由水分分中心举办的培训班。

☆  10月中下旬,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暨鼎湖山站的全体成员,加上聘请的部分相应学科的外单位专家,赴鼎湖山站进行了10多天的野外调查和采样工作,共同完成了CERN监测任务的5年一次大调查。本次工作充分体现了鼎湖山站全体人员的团结协助、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和面貌,使野外工作顺利进行。

☆  10月,鼎湖山站加建办公楼项目顺利竣工,并通过了验收。至此我站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目前将继续进行原有实验大楼的改造和装修。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  11月12-14日,中科院大气所刘广仁老师在鼎湖山站进行MILOS520自动气象站安装调试工作,整套系统于14日下午开始运行。MILOS520自动站是CERN选用VAISALA公司的产品,用于长期的气象、辐射等要素监测,目前运行良好。

☆  12月15日,我站站长周国逸以华南植物园副主任身份,受中科院鹤山丘陵综合实验定位研究站站长傅声雷博士的邀请,考察了该站,对鹤山站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接受了鹤山电视台关于鹤山乃至广东省林业合理经营问题的现场采访。

☆  12月11-21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石立庆工程师、孙扬和马志强博士研究生前来我站进行大气本底站仪器的安装及调试,在我站李炯、刘世忠等的协助下,顺利完成任务。之后,还对我站负责本项目的李炯等人进行了为期3天的实际操作培训指导,以确保本项目的顺利运行。目前本项目仅在全国设有鼎湖山、长白山等5个站,观测项目有大气CO2CH4SO2O3N2O、NO、NO2NOX等的浓度变化情况。

 

§ 2004年度科研工作总结

2004年度在研项目27项,新增项目5项,共发表论文31篇,其中 SCI 6篇,EI 3篇,核心期刊22篇。参编专著1部。会议论文或摘要15篇。

2004年度新增项目

1. 周国逸,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研究基金项目鼎湖山站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及基于站区尺度的生态系统仿真模拟研究”,2004-2007,25万元

2. 周国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恢复度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学过程C携带量及地下部分C密度的对比研究”,2005-2007,22万元

3. 温达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珠江三角洲酸污染地区重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格局优化研究”,2005-2006,5万元

4. 刘菊秀,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区域C、N沉降耦合对广东省自然林元素动态的影响研究”,2005-2006,10万元(其中佛山市科技开发专项资助5万元)

5. 刘菊秀,华南植物园所长基金“广东省自然林乡土树种对区域C、N沉降耦合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2004-2006,5万元

 

2004年度已发表论文和专著

[1] 周国逸,Jim Morris,周传艳,闫俊华,黄忠良.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vegetation succession in a naturally forested area of southern China. Euras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04,7(2):00--00,SCI

[2] 周国逸,尹光彩,Jim Morris,白嘉雨,陈少雄,褚国伟,张宁南. Measured Sap Flow and Estimated Evaportranspiration of Tropical Eucalyptus Urophylla Plantations in South China. Acta Botanica Sinica(植物学报). 2004,46(2):202--210,SCI

[3] 温达志*,旷远文,周国逸. Sensitivity analyses of woody species exposed to air pollution based on eco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木本植物对大气污染生理生态敏感性分析.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德国. 2004,11(3):165--170,SCI

[4] 张咏梅,周国逸*,吴宁,包维楷. Soil enzyme activity changes in different-aged spruce forests of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Pedosphere. 2004,14(3):305--312,SCI

[5] Hong Jiang,Shirong Liu,Pengsen Sun,Shuqing An,周国逸,Chunyang Li,Jinxi Wang,Hua Yu,Xingjun Tian. The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type on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 at the landscape scale. Can.J.Remote sensing. 2004,30(5):743--763,SCI

[6] Patrick N.J. Lane,Jim Morris,张宁南,周光益,周国逸,Xu Daping. Water balance of tropical eucalypt plantations in south-eastern China.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4,124(2004):253-267,SCI

[7] 尹光彩,周国逸,Jim Morris,王旭,黄忠良,褚国伟. Capacity of stem water conductivity for two Eucaylyptus (Eucalyptus urophylla) plantations in South China. Forestry Stuidies in China. 2004,6(1):27--32,EI

[8] 尹光彩,周国逸,Jim Morris,黄志宏,褚国伟,周光益. Sap flow response of Eucaylyptus (Eucalyptus urophylla)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in South China.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浙江大学学报). 2004,5(10):1218--1225,EI

[9] 侯梅芳,李芳柏,李瑞丰,万洪富,周国逸,谢克昌. 钕掺杂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机制. 中国稀土学报. 2004,22(1):75--80,EI

[10] 莫江明,彭少麟*,Sandra Brown,孔国辉,方运霆. 鼎湖山马尾松林群落生物量生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生态学报. 2004,24(2):193--200,核心

[11] 官丽莉,周国逸,张德强,刘菊秀,张倩媚.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20年动态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004,28(4):449--456,核心

[12] 莫江明,薛璟花,方运霆. 鼎湖山主要森林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其对N沉降响应的研究. 生态学报. 2004,24(7):1413--1420,核心

[13] 尹光彩,周国逸,刘景时,张德强,王旭. 鼎湖山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文学效应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12(3):195--201,核心

[14] 周小勇,黄忠良*,史军辉,欧阳学军,李炯,张池. 鼎湖山针阔混交林演替过程中群落组成和结构短期动态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12(4):323--330,核心

[15] 周存宇,张德强,王跃思,周国逸,刘世忠,唐旭利.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地表温室气体排放的日变化. 生态学报. 2004,24(8):1738--1741,核心

[16] 李德军,莫江明*,方运霆,薛璟花.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状况研究. 广西植物. 2004,24(6):529--534,核心

[17] 方运霆,莫江明,Sandra Brown,周国逸,张倩媚,李德军.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贮量和分配特征研究. 生态学报. 2004,24(1):135--142,核心

[18] 何健,王春林,潘蔚娟. 广东自动站资料GIS显示预警系统简介. 广东气象. 2004,22--24,核心

[19] 王春林,刘锦銮,曾侠,万日金. 近50年广东寒害特征. 自然灾害学报. 2004,13(4):121--127,核心

[20] 李德军,莫江明*,方运霆,蔡锡安,薛璟花,徐国良. 模拟氮沉降对三种南亚热带树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4,876--882,核心

[21] 方运霆,莫江明*,Per Gundersen,周国逸. 森林土壤氮素转换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 . 生态学报. 2004,24(7):1524--1531,核心

[22] 温达志,旷远文,周国逸,余春珠. 树木年轮化学研究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广西科学. 2004,11(2):134--142,核心

[23] 张咏梅,包维楷,庞学勇. 天保、退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关系探讨.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13(3):296--299,核心

[24] 徐国良,莫江明*,Brown Sandra,李德军. 土壤动物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 生态学报. 2004,24(10):2245--2251,核心

[25] 张咏梅,周国逸*,吴宁. 土壤酶学的研究成果综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12(1):83--90,核心

[26] 旷远文,温达志,周国逸. 有机物及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生态学杂志. 2004,23(1):90-96,核心

[27] 李德军,莫江明,方运霆,江远清. 木本植物对沉降增加的生理生态响应.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12(5) :482--488,核心

[28] 薛璟花,莫江明,李炯,方运霆,李德军. 氮沉降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4,24(8):1785--1792,核心

[29] 方运霆,莫江明,周国逸,Per Gundersen,李德军,江远清.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效氮含量及其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初期响应. 生态学报. 2004,24(11):2353--2359,核心

[30] 莫江明,彭少麟,Sandra Brown,方运霆,孔国辉. 鼎湖山马尾松林群落植物养分积累动态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2004,28(6):810--822,核心

[31] 周小勇,黄忠良,曹洪麟,叶万辉,陈志贤. 广东珠海荷包岛生态旅游资源分析及规划.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4,12(4):--,核心

[32] 任海,刘菊秀,罗宇宽,廖景平,季申芒,丁颖,张倩媚等. 科普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pp288,专著

 

鼎湖山站所部联系电话:37252615(含fax),37252919

~~~~~~~~~~~~~~~~~~~~~~~~~~~~~~~~~~~~~~~~~~~~~~~~~~~~~~~~~~~~~~~~~~~~~~~~~~

     编辑:张倩媚                              校审:周国逸  张德强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dhf@cern.ac.cn TEL:020-37252615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