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鼎湖山保护区承办广东省科普能力提升培训活动(第五期)
作者: 鼎湖山站 更新时间: 2025-01-03

2024年12月11-13日,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广东省科普能力提升培训活动(第五期)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吸引了来自广东省各地市科技局、科协、学校等单位的37名学员报名参加。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单位,由科教科科长彭丽芳和科普助理何锦燕作为代表全程参与培训活动。

在开班仪式上,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杨永平致欢迎辞,并介绍了植物园概况、工作进展和未来规划,他希望本次培训能成为双方科普合作的起点,共同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在随后的案例分享环节中,彭丽芳以《基于课程设计的自然教育径》为题作报告,向大家介绍了鼎湖山保护区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感人至深的建设历史以及丰硕的科研成果,并以鼎湖山自然教育径“小小科学家之路”的设计和建造为例,分析了从资源整理、课程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全过程,生动展现了自然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鼎湖山自然教育模式,得到与会同行和学员的一致认可。

此外,版纳植物园的多位科普专家也带来内容丰富的科普工作分享。陈进研究员在《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报告中,结合多个案例分析了如何利用校园空间开展科学教育;赵金丽高级工程师在《自然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效融合模式》报告中,强调了与科学家队伍开展合作对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刘光裕高级工程师在《版纳植物园的科普与环境教育构想规划》中,介绍了植物园的课程体系开发和科普工作运营模式;陈文有高级工程师在《如何构建解说系统》中,介绍了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科普解说设施的设计和营建;贺赫高级实验师在《面向当地学校的保护教育探索》中分享了在当地学校开展保护教育实践经验。

在每场报告后的交流讨论环节中,与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提问,均得到报告人的耐心解答。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会把本次培训中学习到的方法经验用于日后的科普工作与实践中。

培训活动还有现场参观环节,让学员们亲自体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特色课程活动、文创产品、现场解说等科普工作方面的开展情况与好的做法。

1 培训合影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dhf@cern.ac.cn TEL:020-37252615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