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国家需求及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鼎湖山站拟定于2023年12月13-15日召开一站多点战略发展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旨在深化多方合作,充分发挥鼎湖山站“十四五”规划下的一站多点布局,以及近年来陆续获批的华南森林碳汇监测子平台、南岭关键带综合观测研究平台、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广东分中心、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等项目和平台建设的作用。
会议日程安排如下:
12月13日下午:报到;
12月14日全天:学术报告和研讨会;
12月15日全天:鼎湖山站区野外科研设施现场交流研讨。
会议地点:
现场参会:
12月14日学术报告在华南植物园一号实验楼第一会议室、学术研讨会在华南植物园一号实验楼第二会议室;
12月15日在广东肇庆鼎湖山。
线上参会:
12月14日学术报告,腾讯会议:会议号191-901-533
12月14日会议日程
报告人 |
题目 |
主持人 |
|
9:00-9:20 |
介绍来宾,于贵瑞院士(线上)、广东省科技厅领导和园领导致辞 |
闫俊华 |
|
9:20-9:50 |
刘菊秀 |
鼎湖山站一站多点战略发展介绍 |
|
9:50-10:10 |
周国逸 |
Rising rainfall intensities induces spatially divergent hydrological changes within a large river basin |
王 俊 |
10:10-10:30 |
周永锋 |
葡萄群体遗传学与全基因组设计育种 |
|
10:30-10:50 |
王万军 |
环境水体病原微生物污染特征及灭活机制研究 |
|
10:50-11:20 |
休息,合影 |
||
11:20-11:40 |
倪祥银 |
光合产物碳与土壤有机质形成:概念框架与关键过程 |
|
11:40-12:00 |
陈 骥 |
土壤碳循环与土壤胞外酶 |
|
12:00-12:20 |
洪松柏 |
中国北方植树造林的固碳效应及其机制 |
|
12:20-14:00 |
午休 |
|
|
14:00-14:20 |
王 旭 |
南岭北江源生态定位站一站多点建设布局与发展定位 |
刘菊秀 |
14:20-14:40 |
申文辉 |
漓江源森林生态站标准化建设与综合监测研究 |
|
14:40-15:00 |
鲁显楷 |
氮沉降全球化下南亚热带森林土壤碳利用效率 |
|
15:00-15:20 |
王宝生 |
基于生态基因组学方法预测森林树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
|
15:20-15:40 |
邓 琦 |
长期模拟酸雨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及驱动机制 |
|
15:40-16:00 |
武东海 |
大规模风电场如何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功能? |
|
16:00-16:20 |
休息、自由交流 |
||
16:20-16:40 |
郑棉海 |
长期氮沉降对鼎湖山森林土壤碳排放影响的时间格局及机理 |
|
16:40-17:00 |
周曙仡聃 |
增温对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
|
17:00-17:20 |
杨丽华 |
苦苣苔科物种多样性及其演化的基因组机制 |
|
17:20-18:00 |
专家建议、研讨(移步第二会议室) |
会务组人员及联系方式
张倩媚:13610351217,zqm@scbg.ac.cn
俞梦笑:17875571120,yumx@scbg.ac.cn
热烈欢迎大家参加!
附件1 专家及报告人简介
专家及报告人简介
周国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森林碳、氮、水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及机制研究,致力于探索森林生态系统固碳与水资源维持的协调之路,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发表SCI论文200多篇,中文论著150多篇,包括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NSR、Nature子刊,PNAS上论文7篇。论文总他引30000多次,其中SCI他引14000多次,CNKI他引16000多次。以排名第一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1项。
报告题目:Rising rainfall intensities induces spatially divergent hydrological changes within a large river basin
傅声雷:河南大学教授,学术副校长兼任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1999年于美国University of Georgia获得生态学博士学位,2000-2004年先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Santa Cruz和Davis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至今在河南大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土壤生态学和生态地理学。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8年获得“中原学者”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SFC-广东省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NSFC-河南省联合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牵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周光益: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首席专家,南岭北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从事森林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在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和养分循环、水质净化和水源涵养、暴雨侵蚀控制、气候干扰(台风和冰雪灾害等)和大气污染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等领域开展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主持过国际合作、科技部公益专项、国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林业重点项目、广东省水源涵养林建设专项、广东省林业行业专项等10余项。
周永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深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得国自然优秀青年项目(海外)、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等项目支持。2007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2010至2021年,先后在欧洲奥卢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学习工作。2014年博士毕业于奥卢大学,群体遗传学专业;2014-2021年期间先后在奥卢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作物群体基因组学与全基因组智能设计育种工作,开展了葡萄、水稻等作物驯化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发掘了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揭示了作物的驯化成本,以及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适应性变异、有害变异与结构变异,为作物全基因组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以通讯或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Plants、PNA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5篇,研究成果被Nature Plants, Science Daily等多家科研媒体报道,并在PAG、SMBE等国际学术大会上以邀请报告形式与国际同行分享了相关成果。SMBE、GSA、ISHS、ESEB等学会会员。PNAS、Nature Genetics、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MBE、PLOS Genetics、Genome Biology、Genetics等期刊常年审稿人;欧盟科学研究基金(ERC)评委;Horticulture Research副主编,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Communications, Horticulturae,《果树学报》等期刊编委成员。
报告题目:葡萄群体遗传学与全基因组设计育种
王万军:博导,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广州市环境催化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青委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医院建设分会医院水专委会委员等。长期从事环境病原微生物污染特征识别及控制、环境催化技术在污染修复及杀菌领域的应用等研究。近年来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SCI他引4000余次;参编Wiley、Springer等国际出版社学术专著4部。主持国家优青、省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项目10余项。担任《Global Environ. Sci.》副主编,《Chinese Chem. Lett.》、《物理化学学报》、《环境科学》等期刊青年编委。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广东省生态环境青年科技奖(金奖),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报告题目:环境水体病原微生物污染特征及灭活机制研究
倪祥银: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森林土壤有机质形成过程与稳定机制研究,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建立了长时序、大尺度的凋落物分解实验和数据集,建立了热带/亚热带铁铝土森林样带,以第一/通讯作者在PNAS、Global Change Biology、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Fundamental Research、科学通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成果被纳入IPCC、Global Carbon Project等国际学术组织发布的评估报告。
报告题目:光合产物碳与土壤有机质形成:概念框架与关键过程
陈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氮、磷循环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微生物胞外酶机制。2018年欧盟地平线2020“玛丽·居里”学者,2017年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已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50余篇(2篇Nature Geoscience、1篇Science Advances、1 篇PNAS、1篇Biological Reviews、9篇Global Change Biology等)。被引用超过4200次(Google Scholar),H-index为32,3篇第一作者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担任Global Change Biology编委,Functional Ecology副编辑。为Nature等100余种国际期刊审稿。
报告题目:土壤碳循环与土壤胞外酶
洪松柏:北京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1年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取得博士学位,2021-2023年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利用野外调查采样、卫星遥感等手段,结合机器学习,系统估算了我国北方植树造林的碳汇效应并解析其调控机制。代表性研究成果以第一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 (2020),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2023),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22), Ecology Letters (2023),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2022, 2023)等期刊。
报告题目:中国北方植树造林的固碳效应及其机制
申文辉: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广西林科院森林生态研究所所长,国家林草局漓江源生态站和漓江源广西野外站站长,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科技咨询专家,广西标准咨询专家,广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咨询专家,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咨询专家,广西生态碳汇产业研究院咨询专家,广西林学会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生态产品监测评估与价值实现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石漠化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石漠化委员、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分会理事、广西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广西气象学会理事。长期从事石漠化植被恢复、人工林生态、森林碳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研究工作。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省部级项目40多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和三等奖3项,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主持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6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项,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3部。2018年获得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2019年获得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报告题目:漓江源森林生态站标准化建设与综合监测研究
王旭:博士,副研究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碳汇研究与实验中心副主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森林生态中心副主任、中国林业学会会员、广东省林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群落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等方面工作。主持和参与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重点研发、国家基金、广东省科技创新、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业务专项等科研项目20项,其中主持项目4项,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或参编著作7部。
报告题目:南岭北江源生态定位站一站多点建设布局与发展定位
鼎湖山站内报告人简介
王宝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瑞典于默奥大学(Umea University),2014-2017年获得瑞典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中心副主任、华南植物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生物和医学科学家团队F1000的成员(Associate Faculty Member),《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和《广西植物》编委, Molecular Plants、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New Phytologist、Molecular Ecology等20多种国际主流SCI刊物审稿人。研究工作聚焦于“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基础与驱动机制”这基础理论问题,利用群体遗传学、生态学和基因组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从个体、群体和物种多个层面系统解析祖先多态性位点、染色体倒位、种间基因渐渗、局地适应性在物种适应性产生和长期进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New Phytologist等国际知名生态遗传及进化生物学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报告题目:基于生态基因组学方法预测森林树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鲁显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态中心副主任。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博士学位。2013-2014年为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访问学者,2017-2019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从事于氮沉降全球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影响方面的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氮沉降响应与适应方面的长期试验研究,提出了植物适应性新假说和土壤碳吸存假说。主持和承担国家了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973计划项目课题等多个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共发表SCI学术论文60余篇,被他引3000余次。入选国家优青、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获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
报告题目:氮沉降全球化下南亚热带森林土壤碳利用效率
邓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探索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生态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侧重研究环境变化背景下我国南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磷关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响应和机制等方面,已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Ecology、GCB、New Phytologist和SBB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5篇。担任《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和《植物科学学报》期刊编委,以及《Journal of Plant Ecology》首届青年编委。
报告题目:长期模拟酸雨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及驱动机制
武东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球变化与陆地碳循环团队负责人。2019年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取得博士学位,2019-2023年在康奈尔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利用站点观测、多源遥感和模型模拟等手段,在全球、区域和站点等多个尺度,系统研究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生态系统碳周转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目前共发表SCI文章40多篇,第一和通讯作者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Global Change Biology,Ecology Letters等期刊。SCI文章总引4000多次;第一作者单篇最高被引700多次。
报告题目:大规模风电场如何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功能?
郑棉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特聘研究岗位(骨干),博士生导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组PI,聚焦森林生态学与碳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入选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会员、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A类、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主持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Geoscience,Ecology Letters,Global Change Biology,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26篇。曾获评Forests 2022 Early Career Investigator Award、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新计划-优秀创新成果、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等。担任《The Innovation》、《Eco-Environment & Health》、《应用生态学报》、《地球环境学报》等期刊的青年编委。
报告题目:长期氮沉降对鼎湖山森林土壤碳排放影响的时间格局及机理
周曙仡聃: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从事微生物生态研究,重点关注土壤-植物微生物组及其相关功能在环境变化下的演替过程。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文章15篇,包括 Global Change Biology,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期刊。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及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担任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期刊编委,iMeta、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及植物生态学报青年编委。
报告题目:增温对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杨丽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分类、物种保育及系统演化研究。近年来,针对南岭及周边地区开展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引种保育工作,发表苦苣苔科植物新种 15 个,并利用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群体基因组学等研究手段探讨南岭特殊生境特有类群的系统演化及物种形成等科学问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能力建设项目等科研项目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 Systematic Biology, Annals of Botany,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21 篇。
报告题目:苦苣苔科物种多样性及其演化的基因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