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引起的以大气氮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改变已成为全球性的必然趋势。目前,关于氮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多采用分开进行的单因素影响研究,关于两种因子交互作用的研究较少。这将影响我们对未来全球变化下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的评估。鉴于此,依托鼎湖山站长期观测数据、观测设备和经验等支撑,新建了降水改变和氮添加处理控制实验平台,用以研究氮沉降和降水格局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刘菊秀研究员和黄娟副研究员于2018年4月开始,在华南植物园科研区内小岛的开阔地约1200 m2的平地上,共修建了深0.8 m,长3 m,宽3 m的OTC (Open Top Chamber)50个,在各OTC内按自然土层的分布特征填埋森林土壤。同时,根据南亚热带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组成,选取优势乡土树种(含乔木和灌木)栽种于OTC内,构建模拟森林生态系统,系统分析全球变化驱动因子影响下的森林生态系结构与功能变化。选取的树种分别为: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醉香含笑(Michelia macclurei Dandy)、藜蒴锥(Castanopsis fiss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其中降香黄檀和海南红豆为豆科植物,醉香含笑和藜蒴锥为非豆科植物,马尾松和红豆杉为针叶树种。
该实验平台分别设置了降水格局变化和氮添加交互实验(12种处理)和不同干旱强度实验(4种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式,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48个OTC。整个平台由OTC、顶部遮雨系统、渗漏水收集系统、自动浇水系统和自动观测设备构成。实验平台于2019年3月修建完成,经过8个月的稳定适应期后,于2019年12月开始监测与实验研究。
图1 :降水改变和氮添加处理控制实验平台
图2 :降水格局变化和氮添加交互实验示意图
图3:干旱强度实验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