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鼎湖山站人员参加第17届中国生态学大会
作者: 鼎湖山站 更新时间: 2018-05-08

       201854-6日,鼎湖山站站长周国逸研究员和张倩媚高级工程师等一行8人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第17届中国生态学大会。此次会议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南京林业大学承办,大会以“创新生态科学,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共设置了33个专题,进行了381个专题口头报告和90个学术墙报交流。来自全国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等2300名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大会。大会总结回顾了生态学学科百年发展史,并抓住生态学前沿,报告了今年国内外重要进展。大会分类专题报告研究方向包括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海洋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生态遥感应用等。报告体现了多样化的生态学研究方向与方法,对解决国家和区域生态学问题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此次会议,硕士研究生吴婷做了“增温对南亚热带植物生长和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的报告。报告指出,温度升高能够促进南亚热带常见树种的生长,但是某些树种可能会对温度增加产生适应性,同时增温显著降低了叶片和枝条水势,总体降低了植物叶片NP含量。就非结构性碳的研究发现,增温条件下,植物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在旱、雨季存在着显著差异。旱季时,增温促进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且植物通过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植物体内的渗透势,维持渗透调节,从而增强从外部吸水的能力。在雨季,增温导致淀粉含量增加,植物的光合产物主要以淀粉的形式储存于植物体中,利于植物的生长。

    博士研究生张慧玲等人展示了“造林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及微生物驱动机制”的墙报,该研究结果表明乡土树种造林显著增加了碳固存,且造林显著增加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博士研究生列志旸等人做了“增温对模拟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墙报,展示了植物生长和生理、凋落物分解、土壤呼吸、碳动态、土壤团聚体对增温的响应的成果,同时发现增温增加除磷酸酶外的水解酶活性和增加微生物数量,并找出影响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环境影响因子。该墙报获得了中国生态学会“优秀墙报奖”。 

    中国生态学大会是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型学术会议,是生态领域优秀成果的展示平台,极大促进了生态学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为鼎湖山站的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契机。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与毕业的师兄们合影

优秀墙报颁奖(列志旸-左四)

获奖海报前留影

硕士生吴婷作报告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dhf@cern.ac.cn TEL:020-37252615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